何為80後?

「八十後」一詞早於2009年六四期間於香港出現,經財政司司長曾俊華點題,於2010年初開始流行起來,當時一班廿多歲的年青人以互聯網成立組織,積極地以不同行動爭取2012年雙普選及反對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興建,特別在2010年元旦大遊行後,被香港傳媒封為「八十後」政壇新力軍。在「八十後」一詞興起之前,1980年代出生的香港人通常被稱為「八十世代」,或者錯誤地連同1970年代末出生的稱為「Y世代」(西方用語)或「第四代香港人」

80後這詞出現之初,如果推向極端的話,它簡直意味著80後這一代後生仔簡直是生於另一星球的人。國內的80後,其實經 歷過不少定義及形象的轉變。最初這個字是狹指80後的作家現象,其時大約為十年前,忽冒起多名二十出頭的年輕作家瘋魔全國,當中包括韓寒、郭敬明、張悅然 等(後來的春樹甚至成了《時代》的封面)。韓寒,82年生,出《三重門》時,不過20歲。漸漸,由寫作界開始,80後擴展成一整個年輕一代的名詞,泛指那 十年內的出生者(剛好配合80後在各領域也開始上位,出了80後明星運動員,80CEO等等),而後才再有70後、60後及90後的代際劃分。

 

 

單孩一代 非一般的成長歷程

但當中,80後仍是最被討論的,因本質上它的來源確實有一定的結構分別是具普遍性的,最明顯是它是真正法例上實施單孩政策(1979年)下的產物,絕大多數80後都是家中獨子獨女。
不過,與其單純說其分別是源於單孩政策,不如說他們是擁有全然不同成長歷程及價值觀的一代,改革開放後出生成長,見識過最後一代的真正窮困,同時享受著當前的部分豐裕。於是,80後更多是一種價值觀矛盾或試著探求新可能性的第一代新中國新青年。


有趣的是,國內早年對80後這字的看法頗負面,多形容為無根一代、失掉一代、果凍一代、草莓一代,被描述為脆弱、自我中心、物質主義、不懂諒解或照顧他 人。人們要爭相了解這群人,就如看天外來客一樣——由此,亦開始了80後作家的真正由來——最初,80後就首先以商業炒作的形式,用作標籤一整批當時的新 進作家掀起話題開拓市場。市場接受,因非80後的人要看看這班究竟是什麼人,也因為年輕人看到終於有自己同代的聲音,在80後仍在社會中沒大話語權的時 候,這變成了一種身分認同與價值觀爭辯的立場——但當然,那是早十年前的事了。今天,國內80後的聲音,在各行各業開始壯大,他們成了行業的中層(對,國 80後的向上流動比香港大及快),因為在許多領域上,私營及新的行業都沒有足夠經驗的人選,幾年前入行的年輕人,現在很多好快就走到中層管理。                  

 http://space.uwants.com/html/18/4228518-399538.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reakupclu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